2010年4月26日 星期一

音樂手語劇──父母恩重難報經

時間:2010年1月17日 2009溫哥華、列治文兩區聯合歲末祝福
地點:列治文市河石劇院

演出人員:溫哥華、列治文區志工

活動報導:歲末手語劇闡孝道 啟發民眾捐助海地


一、序曲
「花開花謝、潮起潮落」是新舊替換的自然法則,但在這一代一代不停的生滅中,只有父母對子女的愛是永遠不變的。從緩緩的樂聲中漸漸帶入父母與子女之間錯綜的感情變化,與逐漸相離的思想觀念。在最後相互拉扯下,不免還是要剪去唯一相連的臍帶。面對分離的情境,是不捨?還是振翅欲飛的心情?抑或是,在親情與思想鴻溝之間矛盾、掙扎……









二、因緣
話說有一回,佛陀帶領著大眾弟子往南方行走,忽然看見路邊有一堆枯骨。佛陀停下腳步,就對著路旁的枯骨五體投地,恭敬地頂禮膜拜。阿難尊者覺得奇怪,於是合掌請示佛陀:「世上最尊貴的聖者,為眾人所歸依敬仰!您是由於什麼因緣,竟然頂禮膜拜這些枯骨呢?」佛說:「他們有可能是我多生以前的父母啊!」順此因緣,為大眾開示了「父母恩重難報經」,訴說累世親情之因緣。此段以手語的呈現帶出佛陀當時說法的情形,再以第三者的角度切入主題,為接下來的內容開一扇門。










三、懷胎
一般人常在生日時舉行慶生,其實「生日」在佛教中是「母難日」。母親從懷胎十月起,身體與心理的變化及不適,就像生了一場大病一樣;尤其在臨盆的當下,在產房內受盡折磨,哀痛掙扎,更是冒著生命的危險與痛苦!許多為人父、為人子者或許知道母親懷胎生產的辛苦,但卻很難真正體會。透過紅色紗布下,隱約感受胎兒的成形、心跳、意識展開、骨節活動……,母親細心呵護,隨之擔心、喜悅、心悸、煎熬、食不知味……,「慈母之恩難計量,豈可將她把心傷?」








四、十恩
父母的恩情──特別是母親,從小到大的辛苦守護,從懷胎守護、臨產受苦、咽苦吐甘、至洗濯不淨、遠行憶念、深加體恤等十恩,無時無刻不為了孩子。在長笛和小提琴音樂聲的引導下,從第一恩娓娓道來,每一個段落都令人落淚,心有戚戚。








五、親情
每一位父母都希望孩子成龍成鳳,教導子女處世的禮節義理,為兒女完成婚姻嫁娶,幫助孩子經營事業謀生。一旦孩子有了病痛,父母心就驚慌擔憂,子女如果病好了,父母因為擔憂所引起的病也才痊癒。手語貫穿整段,孩子與母親各處一方,子病、母憂,積憂成疾,那份掛心,無刻不在。









六、子過孩子結交惡友,被人拐騙誘惑、被人用計陷害,橫禍官司牽連,染疾禍患纏身,甚至遭人拋棄於街頭馬路,直到命終氣絕,不知道父母二位老人在家啼哭悲泣而目盲失明,傷心悲哀而成疾病,一直到死都不曾捨棄愛兒!而身為兒女的可曾請問父母是否安好。此段是全曲中著墨最多之處,種種不孝的行為不勝枚舉,引人深思。








七、報恩
大眾弟子聽了佛陀所說父母的深重恩德,紛紛搥胸懺悔:「痛心呀!我們今天都是罪孽深重的人了!從來未曾發覺父母恩德,今天才覺悟了知過去不孝的錯誤。願世尊哀憐,指示我們如何才能報答父母深重的恩德啊?」此段節奏轉快堅定的手語具體告示,急切的呼喚一再、一再,殷殷叮嚀:趕快、趕快,行孝及時,不容等待!









八、終曲
「烏鴉能反哺,倦鳥也知返」,身而為人的我們有時卻連動物都不如。但世上的痴心父母都一樣,仍然不斷付出再付出,即使百歲的父母仍會擔憂八十歲的孩子。體解父母的苦心,應及時行孝,莫待空椅不見人,悲嘆!期盼大家都能珍惜生命的來源,運用父母給我們的身體,為人生及社會做一些有意義的事;將我們所做的每一善、每一福,回向給父母,這就是最大的報恩。








謝幕








錄影:程育才、徐偉倫、謝長霖、張福星
剪輯&後製 :張福星 TRA Studio